告別2022年,迎來2023年,一年的趨勢走向,會發生變化呢?
2023年美妝行業發展新趨勢!
一,市場規模:中國美容美發行業持續增長,預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459億元
數據顯示,2015-2022年中國美容美發行業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為4.0%,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為4171億元。
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以及對生活品質的不斷追求。美容美發業的消費需求旺盛,上下游產業和新興業態快速發展,預估2025年中國美容美發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4459億元。
二,趨勢分析:強監管背景下,化妝品將更重視產品質量與研發
在備案完善、監督加強及違法經營成本提升的背景下,中國化妝品行業將加速整頓,有效保障產品安全及其功效的穩定性,具有較強研發實力的品牌有望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。
隨著新消費群體逐漸成為購買主力,不能快速響應市場的品牌面臨淘汰,大規模企業兼并即將到來。
三,用戶調研:國民對醫美接受度較高,消費群體不斷擴寬
調研數據顯示,55.7%的消費者對醫美接受程度較高,25-50歲的醫美用戶占比超56.0%,目標群體的年齡區間不斷擴大,且男性用戶增速遠高于女性。
此外,新一線和二線城市醫美用戶比重達59.3%,成為醫美用戶市場的重點滲透人群,未來下沉市場還有待進一步開發。
四,項目分析:中國消費者輕醫美項目占比數據分析
調研數據顯示,抗衰抗初老(45.7%)和補水保濕(39.7%)是最受歡迎的輕醫美項目,美白亮膚、緊致提升等輕醫美項目的消費也較多。
輕醫美項目類型多樣,由于見效快、風險較小、價格較低,滿足了美容消費升級需求,逐漸走向大眾化、高頻化。
五,行業整頓:強監管背景下,化妝品將更重視產品質量與研發
當前國內參與化妝品生產的企業數量較多,中小型企業競爭激烈,且競爭方式多以價格競爭為主,化妝品安全問題頻出,阻礙了國內品牌的發展。
2022年起,化妝品原料安全信息登記平臺上線,從源頭上確保化妝品的生產經營規范。在備案完善、監督加強及違法經營成本提升的背景下,中國化妝品行業將加速整頓,有效保障產品安全及其功效的穩定性,具有較強研發實力的品牌有望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。
六,國貨崛起:把握渠道紅利,新銳品牌實現彎道超越
在消費升級趨勢下,國內涌現了大批新銳化妝品品牌。通過公眾號、小紅書、直播帶貨等新渠道,不斷提升營銷能力、推出爆款產品,增強自身品牌競爭力,不斷搶占國際品牌的市場份額。新銳品牌敏銳洞察到,新消費群體的需求,對流量精細化運營,迅速對外界的反饋給予反應,有望在細分品類上突破國際品牌封鎖,以及加快高端化品牌形象的塑造。
七,用戶增長:國民對醫美接受度較高,消費群體不斷擴寬
隨著醫美技術水平提升、醫美知識普及、審美意識提高等,國民對醫療美容的觀念正在向積極態度轉變,消費群體在不斷拓寬。
調研數據顯示,79.4%的消費者對醫美接受程度較高,25-50歲的醫美用戶占比超85%,目標群體的年齡區間不斷擴大,且男性用戶增速遠高于女性。
此外,二線城市醫美用戶比重達26.2%,成為醫美用戶市場的重點滲透人群,未來下沉市場還有待進一步開發。
八,人才資源:醫美人才供不應求,完善培養機制勢在必行
數據顯示,中國醫美行業實際從業醫師數量占標準需求數量的36%,其中合法合規資質齊全的醫師占比僅24%,醫美人才供不應求。
中國醫美行業專業人才存在巨大缺口,完善培養機制、強化激勵與培訓體系建設,是人才發展核心。從業人員的資質評定也需要嚴格落實,持證上崗,合法運營,以保護消費者免受侵害,確保消費者合法權益。
九,產業發展:醫美行業持續擴容,輕醫美將成為主要增量市場
近年來,中國醫美企業注冊數量不斷增加,業內投融資事件頻發,加速了醫美上游產業和下游服務業的良性發展,滿足了日益增長的醫美需求,共同推動中國醫美服務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容。在整個行業擴張的過程中,輕醫美市場增速明顯高于手術類醫美市場。輕醫美的受眾面廣、門檻低、復購率高,更有可能提升市場整體滲透率,將成為我國醫美行業的主要增量市場。
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,消費形態逐漸年輕化,消費者對美的理解和要求不斷加深,選擇產品和項目也變得更加理智。
未來的美業市場,將會處在各個領域,出現更多優秀的特色品牌和服務機構,來迎合市場的需求變化。(本文摘自美業風口研究社公眾號,如有侵權,請聯系編者刪除!找護膚品貨源,就上美延雅化妝品批發網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