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央視財經發布的一則新聞引發行業關注,據報道,今年海外采購需求同比提升兩成,北美和歐洲是核心需求市場,而中東和東南亞市場呈現高速增長趨勢。
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,也佐證了這一點,上半年化妝品進口額三連降,出口額則穩中向好,逐月遞增,1-6月累計出口額為209億元,同比增長32.5%。這無疑提振了行業信心,為美業復蘇注入“強心劑”。然而,“漂亮”數據的背后,仍有不少企業在低谷掙扎,更有聲音指出“化妝品代工外貿整體呈下降趨勢”。
在行業內卷加劇,疫后“復蘇”不達預期之下,國貨美妝出海,還是否為一門好生意?
進口遇冷,出口遞增,國貨美妝加速搶占海外市場!
過去半年,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,是存量競爭下的“陣痛”“重生”,對于踏出國門的化妝品企業來說,或許還有一個關鍵詞是“增長”。
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,今年上半年(1-6月),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類累計進口額為661.9億元,同比下滑8.7%;累計進口數量為18.22萬噸,同比下滑10.7%。縱觀整個上半年,除了2月、3月進口額保持增長外,其余4個月均出現雙位數下滑,6月更是跌至百億元以內。
與之相反,今年上半年,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類出口額一直保持穩定增長,增速保持在雙位數,其中3月增幅最高,高達69%。整個上半年,累計出口數量為50.56萬噸,同比增長4.7%;累計出口額同比增長32.5%至209.07億元。
時間線拉長,縱觀近5年中國化妝品進出口數據,不難發現,2022年進口額出現拐點,進口總額達1493.6億元,同比下降7.3%,而今年上半年仍延續了去年的下滑趨勢;出口額則受疫情影響在2020年跌至谷底,同比下滑了10.6%,自2021年開始一直保持增長態勢,2022年出口總額達376.5億元,同比增長20.1%。
具體而言,跨境電商以及線下零售店,均穩步復蘇。據中國海關統計,2022年在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之下,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7.1%至2.1萬億元。另據網經社跨境電商平臺數據,2022年11家跨境電商上市公司總營收603.95億元,同比增長6.09%;凈利潤達3.9億元,同比增長110.98%。
作為我國對外貿易開放的窗口,海南化妝品出口亦業績傲人。公開數據顯示,2023年上半年海南省化妝品進口額達117.16億元,同比下滑23.1%;出口額9492.68萬元,同比上漲430.31%。
毋庸置疑,在行業“復蘇”的主旋律之下,國貨美妝企業正在積極奔走出海,探路全球化的新生意。(本文摘自化妝品觀察公眾號,作者:蔡杏,由美延雅化妝品批發網整理發布,如有侵權,請聯系編者刪除)
相關文章:2023年美妝行業發展新趨勢!